天津日报记者 王洋柳荷投资
历经数月,中国大戏院的升级改造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,并将于国庆佳节焕新启幕。近日,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座戏曲殿堂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,正通过引入潮流业态、拓展“演艺+”新场景等模式,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。
情境式展览《名伶之路》贯穿戏院内外柳荷投资
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4年,1936年开业启幕,是当时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剧场。建筑物由前厅、观众厅、舞台及建筑西侧二层附属用房等四部分组成,前厅局部5层。“10月1日起,中国大戏院将以摩登复古风格亮相,呈现戏曲大码头的典雅韵味。”谈及此次改造提升内容 ,北方演艺集团市场营销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大戏院副总经理杨蕾说:“戏院外部涉及包括楼宇亮化、阳台改造及附属空间的利用,内部则包含了对展览和场景的重新布置。”当日,杨蕾带领记者走到戏院正门侧面的小巷口,她介绍,此次推出情境式展览《名伶之路》,将以这个“弄堂”为戏剧文化溯源起点,设置“科班”“戏台”“流派起津门”“台上台下”“共舞场”“艺术家会客厅”“电影记忆”“梅先生的书房”“生死时刻”“星汉灿烂”等多个场景,延伸至主楼顶层,再现天津作为中国话剧摇篮、中国戏曲大码头、中国曲艺之乡的深厚底蕴。游人可漫步于情境场景中,通过历史故事与实物展示,了解梅兰芳等名家与中国大戏院的深厚渊源。
“国庆游艺会”打造全场景艺术漫游
中国大戏院还将推出“国庆游艺会”活动,假期期间,每日上午,“弄堂”里将上演“旗袍丽人舞”;下午,“共舞场”将上演古彩戏法快闪;傍晚,戏院二楼阳台将推出戏曲快闪,演出京剧《贵妃醉酒》与《霸王别姬》选段。杨蕾说:“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大戏院就有推出‘游艺会’的传统,那时京剧、电影、相声、杂耍、歌舞在戏院不同空间上演,观众购买一张通票即可任意观看。”戏院不仅是演出的场所,更是艺术交流的见证。在“游艺会”中,多件珍贵院藏文物将首次集中展出:实物类有193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奥的斯电梯、梅兰芳使用过的梳妆台、老式放映机等文物;字画类有梅兰芳1960年捐赠的齐白石《虾》木板水印复制品、京剧李派艺术创始人李少春捐赠的《美猴王》画作及宋宝罗创作的《百寿图》等。届时,整座戏院将化身为一座可游、可感的活态博物馆,以“立体City Walk(城市漫步)”的形式,引导观众漫步其间,聆听戏院历史,于方寸戏台间追忆梨园往事。
演映结合重现戏院游艺通票传统
大剧场作为戏院最核心的演出空间,在“游艺会”期间将推出多部重磅剧目柳荷投资,包括昆曲《怜香伴》、沉浸式相声《津味茶舍》、曲艺中篇《暗战津门》及国风音乐会《一生所爱》。同期举办的“伶人故梦·经典电影展映”也将放映何赛飞“金鸡奖”获奖影片《追月》、张国荣主演的电影《霸王别姬》、黄美菊和陈丽君主演的越剧电影《汉文皇后》,串联起几代戏曲演员的舞台风华。在副楼二层的“大喜戏台”,每日相声专场将由天津市曲艺团与同乐汇相声团轮番献艺。在线下推出的“国庆游艺会”通票,可供观众任选假期期间的一场剧场演出和一场电影进行观看。
选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